01
1.1 定义与分类
跨境电商按交易主体属性分为B2B、B2C和C2C三种模式
?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,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、进行支付结算,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。跨境电商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,具有全球性、无形性、匿名性、即时性、无纸化等特征。
? 按照不同划分标准,跨境电商可分为以下类别:①根据货物流向,跨境电商可分为出口跨境电商和进口跨境电商。②根据交易主体属性,跨境电商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(B2B)、企业对消费者(B2C)和个人对个人(C2C)三类。其中,C2C模式存在语言门槛、物流时效无法保证、管理成本较高等局限性,目前跨境电商市场以B2B和B2C为主要模式2。③根据运营模式,跨境电商可分为第三方平台和独立站。其中,独立站是指品牌自己搭建网站用以展示或销售自身产品的平台,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。
02
1.2 行业发展历程
大型厂商深化供应链能力建设,跨境电商服务生态持续完善,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回顾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历程,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:
? 萌芽期(2004年以前):环球资源网、中国制造网、阿里巴巴国际站等B2B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出现,线上主要提供商品相关信息展示,交易仍以线下为主。
? 成长期(2004年-2012年):2004年,能够提供在线交易的B2B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成立。此后,我国跨境电商不断强化在线交易功能,逐步实现支付、物流等环节电子化,代表平台包括兰亭集势、全球速卖通、洋码头等。
? 扩张期(2013年-2017年):2013年以来,系列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密集发布,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进入高速扩张期。2013-2017年,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GAGR高达26.1%1。此阶段,天猫国际、考拉海购等大型平台不断涌现,整合营销、交易、支付、结算、物流、金融等诸多功能,实现链路在线化。
? 成熟期(2018年至今):一方面,我国跨境电商监管政策不断完善,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速扩容,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。另一方面,受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、亚马逊掀起“封号潮”等影响,跨境电商开始加速构筑品牌、渠道、供应链、营销等方面竞争优势,以应对宏观环境、平台限制等风险挑战,同步带动电商SaaS、物流仓储、跨境支付等跨境电商服务生态持续完善。
图示: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历程2
1 数据来源:网经社,36氪研究院整理
2 张晓东. 跨境电商品牌国际化研究述评[J]. 西南金融,2021(10):3-19
张艳. 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优化[J]. 商业经济研究,2021(22):84-88
03
1.3.1 行业发展驱动力——政策
支持政策密集发布,跨境电商制度体系逐步成熟,配套服务持续完善
? 近年来,我国跨境电商增势迅猛,为进一步发挥其对外贸和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,各级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文件,引导跨境电商合规健康发展。具体来看,国务院、财政部、海关zongshu、外hui管理局等部门围绕税收、通关、支付结算、配套服务等关键问题,从完善制度体系、鼓励新业态新模式等层面,为跨境电商发展构筑良好政策环境。例如,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、试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政策、为跨境电商B2B出口申报和通关提供便利、完善海外仓网络、提高外贸企业数智化水平等。
图示:中国跨境电商相关政策列举
资料来源:36氪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04
1.3.2 行业发展驱动力——资本
跨境电商领域投资热度回升明显,服务商成为最热门投资方向
? 2021年以来,跨境电商领域投资热度回升明显。根据网经社数据,2017年至2022年一季度,中国跨境电商领域共发生262起投资事件,投资总金额654.91亿元。2017-2020年,投资案例数呈现持续下滑态势;投资金额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,在2019年达到近年来高位,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,投资金额下滑至70.9亿元,不及2019年三分之一。2021年开始,跨境电商领域投资不断升温,全年投资案例数77起、投资总金额207亿元,分别较2020年提升133.3和192.0个百分点。
服务商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热门投资方向。根据网经社数据,2021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,中国跨境电商领域共发生92起投资事件。其中,跨境电商服务商、出口跨境电商和进口跨境电商领域获投案例数分别为62起、24起和6起,占比分别为67.4%、26.1%和6.5%,服务商成为最受资本青睐的细分方向。
? 跨境电商领域大额投资以早中期项目居多。根据网经社数据,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,中国跨境电商领域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案例数有38起,占总投资案例数的41.3%。其中,B轮及以前的早中期项目合计22起,占投资额超1亿元案例数的57.9%;大额投资仍以服务商为热点,在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38起案例中,有23起投资方向为跨境电商服务商,占比60.5%。
05
1.3.3 行业发展驱动力——技术
数字技术快速发展,已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模式创新、效率变革的重要动力
? 近年来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,全面渗透跨境电商产业各个环节,成为推动行业迭代创新的重要驱动力。一方面,数字技术推动跨境电商模式创新。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逐步成熟,催生跨境电商SaaS、营销等新服务领域。与此同时,随着大型跨境电商平台规则限制增多、流量红利减弱,加之新技术降低建站成本,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转向自主搭建网站,独立站成为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新风向。另一方面,数字化变革推动跨境电商行业降本增效。数字技术在生产、采购、交易、支付、风控、结算、物流、仓储、营销等环节的深度应用,能够有效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率、支付安全性、营销转化率以及企业生产运营决策质量等,从而提高各环节流转决策效率,实现全行业的降本增效。
图示:数字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
资料来源:36氪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06
1.3.4 行业发展驱动力——需求端
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、电商渗透率加速提升,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需求强劲
? 消费升级驱动下,进口跨境电商需求强劲。近年来,中国居民收入稳步提升,带动消费水平持续上涨。根据国家统计部门数据,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.51万元,同比增长9.1%;人均消费支出2.41万元,同比增长13.6%。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,对优质进口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,为进口跨境电商创造良好增量空间。
? 疫情推动线上消费增长,全球电商渗透率加速提升,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空间较大。一方面,新冠疫情以来,“宅经济”成主流,消费需求加速向线上转移,全球电商销售额出现高增长。根据eMarketer数据,2022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将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;全球电商渗透率(全球电商销售额占全球整体销售额的比例)将达20.3%,较2020年增长2.4个百分点。未来,疫情带来的消费习惯转变仍将延续,全球线上零售规模会继续扩增,预计2025年电商渗透率将提升至23.6%。另一方面,东南亚、南美等地区电商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,存在较大提升空间。以东南亚为例,越南、泰国、菲律宾、印尼等国家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低于5%,未来市场潜力巨大,存在8-10倍的提升空间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