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国海关zongshu近日发布的数据,2022年前5个月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.04万亿元rmb,比去年同期增长8.3%。其中,5月当月进出口同比、环比增速均有所回升,分别增长9.6%、9.2%。
亮眼的外贸成绩单离不开跨境物流的畅通。当前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、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风险挑战,不少从事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海外华商正化危为机,开足马力抢抓商机,为畅通中外物流、促进经贸合作贡献“侨”力量。
今年以来,中国外贸稳健复苏。日用品、服装、小家电、智能家居用品等“中国制造”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,海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中国商品,货物由位于当地的海外仓发出,取代了从国内发货的传统方式,仅需几天时间,消费者就可收到商品。极大地提高了本地居民的购物体验。
下面为您盘点整合一下当前形势下,德国居民的购买偏好和需求。
1
品类偏好
德国曾在2020年3月强制要求关闭大多数线下零售商店,并在5月陆续开放。虽然该措施使德国零售业遭受了不小的打击,但却使电子商务在这一年蓬勃发展。
虽然目前德国的在线时装销售额有所下滑,但服装仍是德国人网购的首先选择,占比达到了65%。
排在第二位的是文化娱乐类(书籍和有声读物),有47%的线上购物者曾在网购中购买该品类。
排名第三的则是yi药用品,该品类的占比在德国早前强制关闭线下商店后迅速攀升,达到了46%。
值得一提的是,购买该品类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进行线上购物。
上半年中国卖家销售额最高的品类前五名为,手机及配件、家具和生活用品、汽配、服装及配件、DIY工具;玩具、收藏品、乐器位列销售额成长最快的品类前三;玩具类商品更是以超过120%的增速成为销售额成长冠军。
2
物流偏好
德国的物流是国民经济支出产业之一,为德国创造了超过300百万个就业机遇。
数据显示,德国最受欢迎的物流品牌是DHL,虽然从2006年开始该品牌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,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服务商之一。
在配送偏好上,德国用户最喜欢日间送货上men服务,占了总偏好的41%。夜间送货上men服务也十分受欢迎,占到总比重的36%。而无需本人签收的邮箱投递仅占8%,与前两种方式相去甚远。
其他(代签收、运输点自取等)物流配送方式占据了不到1%的市场份额。
3
消费偏好
德国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购物时使用PayPal付款。在采用首先选择付款方式的消费者中,有57%的消费者选择PayPal,其次是账单支付(22%),信用卡(11%)和直接付款(5%)。
值得注意的是,账单支付在德国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,当消费者收到商品,卖家会寄出一张账单,消费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支付这笔账单(通常是10-15天)。
尽管类似货到付款的账单支付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,但是对于大多数商家而言,使用这种支付方式会带来较高的退货率和坏账风险。
至于德国人通常在什么时候购物?消费者行为调查中,通常在周六网购的人最多,达到30%,其比例超过周一、周二、周三的总和。
至于购物时间段,在下午六点到午夜购物的消费者比例达61%,在晚上购买服装和鞋类的消费者比例达63%。
德国消费者的购物时间虽有偏好,但并非一成不变。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购物的消费者比例达56%,一周内不同天数购物的人数达80%,网购时间并不固定。
个人的时间安排和需求决定了网购时间,网购时间已不受传统实体店营业时间的影响。
4
品类需求
亚马逊占据了德国电子商务总量的28%,这意味着亚马逊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。
紧随其后的则是德国电商巨头Otto,但其年销售额只有亚马逊德国的三分之一。
排在第三位的是在线服装零售巨头Zalando,其在线服装零售额占到了总市场份额的8%,并在过去十年中增长迅速。
这也再一次证明了,进军德国市场,还是要踏上亚马逊这块绝好跳板。在德国,卖家纷纷使用亚马逊FBA,以获得更多流量。
不过,FBA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,对于海外卖家来说,FBA服务导致卖家对产品没有控制权,虽然可以根据库存补充产品,但是对于产品的存储、分拣、包装、运输都环节是不能掌握的。
其实做跨境电商有多种物流模式,不仅有FBA还有FBM,这是自发货的形式,还是卖家可以建立海外仓。
不管是那种物流方式,卖家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方式,没有最好,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